2017年9月27日 星期三

年過三十五走下坡?



幾歲之後才算老,幾歲之後你會開始感到無趣呢?最近有幾項調查統計認為,應該是在大約35歲左右。

常常不知不覺一年一年就這樣走過去



人生中的最佳年華在何時,有人會說在沒有負擔的青少年時期,有人認為是身為大學生時。但是,到了35歲,事實上就是一個人生中的轉捩點(pivot turning point),無論是個人私生活上或是工作專業上。

到了35歲,也到了我們發現終於不再年輕這一件事,根據肯特(University of Kent)大學的一項調查報告指出,單身男性在這個年紀感到孤單頂點(peak loneliness),女性也同時感到處於無趣頂點(peak boring),如果這還不夠糟的話,35歲同時也是一個我們開始討厭自己的工作的時間,這項調查源自於人力資源公司羅伯特海夫(Robert Half)調查兩千多名英國上班族而來。

該研究建議我們,在35歲左右,因為家庭而來的壓力,加上越來越沉重的經濟負擔,兩者壓力混合(conflate)疊加下,在工作上,在家庭上都會產生不小的問題。

壓力來源

工作的因素似乎是一項重要的原因,2017年第一季對上班族所作的調查,認為35~49歲的上班族失業(redundant)的機率是25~34歲上班族的兩倍,此為英國國家統計研究辦公室(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的調查。

此外,羅伯特海夫機構發現,35歲以上的員工,在工作上獲得的滿足遠遠的低於年輕的員工,同時,每六位35歲以上的上班族就有一位對工作感到沮喪,這個比例為35歲以下員工的兩倍。

羅伯特海夫的艾希莉惠普曼(Ashley Whipman)提到,通常這樣的結果來自於組成了家庭,經濟上壓力增加。同時,因為工作上的熟稔,擔任部門的領導階的責任也成為駱駝上的一根稻草。

加上公司對年輕的員工要求較少,期待也較少,所以年輕人常被低壓力所滿足,加上年輕時的精力活力等皆較充沛,但是一到了35歲左右,有些人就會開始被一個縈繞不去(nagging)的問題所困擾「我到底做了什麼?」

當然,35歲也不再是可以被歸類為20幾歲的那一群年齡層(age bracket),同時將要被歸類於下一個年齡階層,這樣的一個過程是漸進式的,不可以單純用精確的歲數做為區隔。

國際商業調查公司艾普索斯(Ipsos)的員工茱莉亞克拉克(Julia Clark)說道,將35歲作為區分一個人的人生階段並非沒有根據的,而是依據所觀察的不同事實。

克拉克提到,用年紀作為區分是最標準制式化的區分,並非以其他隨機的方式,因為這樣可以精確的區分他們生命中的階段。當然20歲的年輕小夥子,和29歲的上班族確實在人生經歷中有極大的差異性,所以第一個常用的區分標準為18~24歲,以及25~34歲,另外一種名為馬可(Marco)區分方式,直接約分為18~34歲,35~54歲。以上兩種區分方式都可以顯示出,35歲為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將發展中的年輕人與事業相對穩定的青壯年作區分。

對於想要有小孩的女性來說,超過35歲一般被認為生育率降低,但是最近的研究顯示,生產的成功率並不會如我們所想,在35歲以後明顯地下降。美國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女性延遲生育的時間點,為了接受更高的教育或是在工作職場上更上一層樓。美國疾病管制預防中心(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的統計顯示,從有紀錄以來,現在是第一次,30多歲的女性比20幾歲的女性有小孩的比例比較高。

另一項延遲生育的原因是經濟因素,在2011年人口經濟學期刊(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發現平均來說,女性每晚一年生小孩,他的工作所得就更多加9%

延遲決定

加州聖地牙哥大學健康年齡研究中心(Center for Healthy Aging a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的戴勒普傑斯塔(Dilip Jeste)認為,對於20歲30歲是人生中最好的年華,而在那之後就開始走下坡是一種錯誤的觀念。事實上,在這段時間,我們的生活往往被「作人生中重要決定」的壓力以及焦慮所困擾(riddle)

隨著人類的壽命越來越長,加上因為全球化的因素,我們對於工作的選擇越來越多,再找工作,居住,家庭以及所處的地理位置,這些選擇都比上一個世代更加不容易。

傑斯塔又提到,上一代的人們在做人生重要的決定時往往都在20多歲時,但進入千禧世代(millennials)後,這一代人持續延遲作決定。這一代人晚結婚,晚生小孩,而且其他主要的生活壓力也從以往的20幾歲延遲到30幾歲了。

聽到上面說的,這是一個好消息嗎?在做完決定之後我們的人生就會越來越好。

有時候出去走走,換一個方式想看到的景色也許很寬闊
筆者攝於好望角



當然,年紀增加並不是一件非常值得開心的事情,但是在我們的心理健康上來說,數十年的經歷會讓我們更成熟,更加了解自己,理性的作決定,並且比較不在那麼自私。這些是隨著年紀的增加所增長的智慧。

-----------------------------------

筆者認為我在這一方面的議題沒有經驗可以跟大家分享,因為筆者現在畢竟也才介於20到30歲之間,社會生活經驗仍然不足,但是如果持續地在不同領域上努力,並且維持不同的興趣以及嗜好,應該可以將上述可能發生的中年低潮降低,而一方面相信也是因為35歲之後各種身體機能逐漸下降而衍生出的負面影響。所以維持一定的運動我認為也可以降低這樣的情況。希望我35歲看到這一篇文章的時候可以會心一笑。


本文翻譯自BBC Capital
http://www.bbc.com/capital/story/20170913-is-this-the-age-we-lose-our-yout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Die with zero)讀後心得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Die with zero)讀後心得   這本書是書蟲的隊友推薦給書蟲,以下來簡單介紹一下內容吧  ----------------------------------------------- 記憶股息,體驗是無價的 這本書其中一個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