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新加坡的年輕人都想離家出走?(the young Singaporeans striking out on thair own)

 新加坡的年輕人都想離家出走?(the young Singaporeans striking out on thair own)

2021年11月嘉義公園,筆者小時候,唸書時都有回憶的地方



(本文翻譯自https://www.bbc.com/worklife/article/20220622-the-young-singaporeans-striking-out-on-their-own

大部分新加坡的年輕人都和父母一起住,但是隨著觀念的改變有些卻想搬出去自己住。


艾倫是一個新加坡的公務員(civil servant),今年27歲,他想要跟他父母提出自己搬出去住的這一個想法。但是他擔心父母並不能理解他的這一個決定,甚至父母可能會很沮喪。


畢竟艾倫的家是一個舒適的地方,是一個有著三個房間的公寓(condominium),同時他的弟弟也一起住,公寓的地點離市中心不遠,而且附近也有他喜歡的小店們(haunts)。每天晚上他都不用自己準備晚餐,而且他的換洗衣物家裡面也都會幫他準備。這樣的生活並沒有促使他離開家裡的推力,反而都是拉力。但是艾倫說:「從出生到現在,我都父母一起住,所以我想要去體驗一下自己居住的感覺」。


在西方社會,離開家裡獨自居住是成年的一個里程碑。然而在很多亞洲社會裡面這是不被接受的,沒有原因單獨出去居住有時候會被視為對父母親的不尊敬。在新加坡結婚前都在家居住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根據2013年的調查有97% 15到34歲的新加坡青年都跟父母居住。直到他們結婚之後才搬出去。

2021年11月關西休息站,其實休息站腹地很大,不只有賣場



這種現象跟傳統的孝道(filial piety)觀念有關,也跟新加坡政府對於年輕人的居住政策有關聯。在2022年有80%以上的新加坡人居住在社會住宅HDB(Housing Development Board)裡面。又有90%居住在社會住宅裡面的人擁有該房屋,但是只有結婚過的異性戀夫妻,或大於35歲的新加坡人可以購買這些社會住宅,因為新加坡不允許同性婚姻。


那一些沒有辦法購買或沒有辦法承租社會住宅的人可以透過私人仲介公司購買或承租,但是價格就相對貴許多。ValueChampion公司的統計顯示如果透過這些私人仲介公司購買或承租,平均的價格會是在社會住宅的三倍以上。這樣的開銷明顯的是巨大的,新加坡大學的社會學教授Chua Beng Huat提到,這樣的社會情況確實讓年輕未婚的新加坡人選擇繼續和父母一起居住。


艾倫現在和兩位大學生一起住在位於新加坡市中心東北方的衛星城市後港。他們是千禧世代和Z世代拒絕服從(bucking)傳統文化的人之一,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有這種想法。有一些年輕人不管原因如何,寧願付出在外租屋的代價也認為獨立(striking out)生活是值得的。

2021年十一月,台南,好友小時候的作品


成為成年人


在最近的幾年,新加坡的租屋市場從先前的大部分都是外國人漸漸的轉變到當地人。儘管房屋的租金攀升,低於35歲的新加坡人從父母家搬出來的數量從2015年到2020年增加了一倍。


很多人都會考慮搬出去。當地的一間不動產機構(PopertyGuru)在2021年做了一份調查,有70%的受試者年齡在22歲到39歲表示考慮搬出去住。當你超過了一定的年紀,和父母一起住可能會感到有一些的不舒適,因為自由受到了些許的限制。或是缺乏隱私,這是一個從少年變到成年的艱困時間點。


就像艾倫一樣,22歲開始離家的布蘭達並沒有任何從家裡必須要獨立出來的推力(push pactor),但是他想要更多的獨立。他曾經在紐約和室友一起居住在大學的宿舍裡面,他認為他需要一個單獨的空間。和父母一起住就像是所有事情都是像自動駕駛一樣,並沒有辦法完全掌控你的空間,你所吃的食物,你只是吃為你準備在桌上的東西而已。


現年26歲的布蘭達仍然獨自居住,他說在生活各方面他可以有更多的掌控權,從選擇他喜歡的家具,到工作可以更加的有創造力。搬出去住讓我更加的享受生活。我感受到生命在綻放(i feel like i’ve bloosmed into myself),我像一個成年人一樣有著獨立的空間。


年輕人想搬出去住的意願增加,同時和父母一起居住的挑戰也一直都存在。但是教授認為受教育較高,收入較高的年輕世代比較想要搬出去住。調查顯示57% 獨居的住戶是25到34歲的大學畢業生。這個比例在20年間幾乎增長了一倍。背後的原因有收入增加,消費習慣改變,這些都讓新加坡的年輕人更容易搬出去住而且自己支付租金。


這不代表孝順(filial piety)的精神正在流失,教授說這只是一種改變而已。社會學家也同意因為年輕人有他們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這不代表他們不在意他們的父母。事實上年輕人搬出去住可以讓他們感到不那麼窒息(stifling),甚至相對的能加強父母一起成年孩子們之間的連結。

2021年11月台南,十幾年沒有吃甘蔗,好硬!!!還是體驗一下就好


對有些人的推力(fore some,push factors )


當然有些離巢者是尋找獨立《像是艾倫和布蘭達,教授同時說到最近有一個特別的群體在外租屋的比率也逐漸上升,就是同性戀族群。


這樣的現象我不感到驚訝,住房政策一直都對同性戀族群比較嚴格,但是仍然是這個族群特別是35歲以下少數的選擇之一。雖然新加坡社會對同性戀族群的接受程度已經顯著的增加,但是傳統觀念仍然難以接受。一份2018年的調查,60%的人認為同性婚姻是錯誤的。另外一份調查也顯示家庭成員接受家人是同性戀的比例遠比被同事或是朋友接受的比例還低很多。


教授相信疫情很可能加速了多元性向族群搬出去住的渴望,因為在他們家中很可能有很多的摩擦發生,起因於這兩年的遠距離工作。在教授的經驗中很多多元性向族群嘗試從家裡搬出,不只因為他們的心理健康,更因為他們可能受到了不友善的家庭環境對待。


不友善的家庭環境不只針對那些多元性向族群,針對家裡居住環境比較小或是需要和其他人共用臥室的人來說,家裡也可能被他們認為是一個壓力鍋。


嘉(jia)住在一間有兩個臥室的公寓裡面,和他的父母親以及姐姐。在她在疫情期間從大學畢業後,他馬上找到了一個實習的工作(trainee job)。但是遠距離工作是一個惡夢。他的姐姐常常和他同時在線上視訊會議,造成了一個容易分心的環境。他也坦白說父母親目前的情況也沒有比較好,而且在家裡面這麼長的時間也意味著很容易發生爭吵。也無法逃離這些噪音,因為空間實在太小了,有時候我需要講電話時我的爸媽就在庭院裡面大聲喊叫。


嘉考慮(mulled over)從家裡搬出去無數次,因為他想要一個安靜的工作環境以及居住環境,但是最後他還是被現實所限制。對現在的他而言,他還是認為把薪水存下來比花錢去租房子還重要。另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就是,如果他搬出去離開父母他會感到強烈的罪惡感。


這不表示他將搬出去的想法完全排除在外(rule the possibility out),特別是從她從實習生的身分轉換到全職的身分,薪水增加的50 %以上之後。但是最後這個決定的因素還是在他的父母親。因為現在我們現在不在家的時間變多了,所有人都在比較好的心情下是可以忍受的。但是如果情況惡化到像兩年前一樣的時候,我想那時候我就會搬出去。

2021年12月信義區,出差隨手記錄,白天人不多



最值得的花費(best money i‘ve ever spent)


新加坡曾經建立一個非常成功而且受到讚賞的住房政策,但是最近似乎有著微小的轉變,年輕人的需求以及渴望漸漸的有一些改變。


改變現有的公共住房政策讓比較便宜的房屋可以被年輕人所承租,這樣是可以減輕年輕人的壓力的特別是比較邊緣的族群。教授指出政府可以考慮將沒有出售的房屋出租,特別是那些設計就是為了出租的房屋。這樣可以讓想要有個人空間的年輕人得以承租。政府的政策應該可以讓年輕的新加坡人或是在主流體制外的人可以有他們的空間。


因為有獨立以及自主決定的需求,加上年輕人的可支配收入提高,如果照這樣的趨勢下去,新加坡的年輕人離開家裡租房子居住會變成更加的主流,而且也不會有那麼多負面的標籤。社會上對於有關孝順態度的轉變也幫助年輕人離開他們家獨自居住。


艾倫也同意這樣的觀點,雖然他的父母親對他外出租的決定不開心,但是艾倫對他們表示不想一起住時候,他的父母親嘗試的去說服(dissuade)他,但是艾倫堅決的態度讓他的父母親放棄了。


自從艾倫搬出去,他的生活開支大幅度的增加了。他仍然給他父母親每個月新台幣大約$8000的生活費。給父母親生活費這樣的習慣從他領到第一筆薪水之後就開始。艾倫也需要負擔其他的費用,像是生活的必需品,公共水電,還有他的保險費用,這一些費用之前都是他父母親幫她繳納。艾倫還需要負擔他自己的房租。但是他認為這些額外的支出非常值得,因為他獲得了獨立自主的感覺。艾倫說:我現在覺得我對我自己的生活更加有掌控權,這樣的一個生活模式是金錢沒有辦法取代的。

2021年12月苗栗站前英才夜市紀錄



————————-

對筆者我來說,住在家裡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不自由,也不會感覺到特別的衝突,也要感謝和諧的家人和隊友。現在的房價真的貴,雖然搞不好以後更貴。沒特別迫切需要買的理由,也就暫時不考慮。


確實住在家裡面可以節省掉住房的開支,對於存錢來說確實有很大的影響,因為如果去台灣台北工作的年輕人來說,假設薪水六萬元,外出租房加上買個月的伙食費至少就要兩萬元以上,至少每個月薪水的三分之一以上都被吃掉了,況且如果薪水更多或是租房伙食費的開支更高,那情況會更加不樂觀。


但是如果家庭的情況會嚴重影響到自己或是生活、工作,外出居住或許比勉強住在家裡還好,確實有一些朋友認為住外面比較自由,或是真的的很不想要住在家裡面。筆者書蟲我目前沒有感到強大的離家推力或是外出居住的拉力,應該還會住在家裡面一段時間。

2021年12月台中市南區小巷紀錄





內在原力(Inner Force) 9個設定活出最好的人生版本 讀後心得

  內在原力 (Inner Force)  9個設定活出最好的人生版本   讀後心得   內在原力封面  作者  愛瑞克 很久沒有寫讀書心得了,剛好被推薦這一本愛瑞克愛大所寫的書,就趁這個時間 ( 大年初二初三 ) 看完並將讀書心得完成。以下將書裡面對書蟲筆者我很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