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妹一定是正妹嗎?
我們都知道審美觀不時地在改變,而審美觀也決定了誰是正妹,誰是帥哥。會不會有另一種可能,我們的審美觀變化的速度比決定誰正誰帥還快。
以前,我喜歡乾淨刮完鬍子的男生。但是最近,一點點的鬍渣男似乎成為主流。現在,無數的男生也開始穿著(donning)著這樣小鬍渣出門。我也發現我漸漸地成為這樣的「五點鐘陰影(five o’clock shadow)」的小迷妹。而且顯然地,我並不孤單。
「我發現有一點點鬍渣的男生真的很迷人,雖然不是非常重要,但是現在我所認識的男生應該有一半以上都會這樣打扮」,這是The Guardian所做的問卷調查回復之一。
幾千年來,我們都相信我們在大環境的影響下,對於一些基本的觀念有著相同的審美觀(gravitate
towards certain traits),像是臉部的對稱性對我們來說是美的基本。我們都知道我們對於美的評價是會隨著時間改變的,但同時我們通常會認為這種改變是緩慢的,反映在媒體以及主流文化上。我們也知道每個人的審美觀有些許不同,也通常認為,每個人對於審美觀有著他個人特色,這種特色甚至會跟著我們一輩子。
但是這邊要揭發的真相是,我們審美觀的改變不是幾年或幾個月,而是隨時都在改變。
美,存在於觀察者的眼睛裡(beauty still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但是旁觀者可能反覆不定,時常改變,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楊海楊(Haiyang Yang)教授提到,我們的審美觀可能會因為個人的觀點而改變,而且加上現在網路傳遞訊息的速度飛快,人們審美觀改變的速度也是歷史上最快的時期。
如果要怪的話,你就怪現在的社群媒體吧,如果說的更特定一點,就怪交友APP!!!
交友軟體你用過幾個 |
有研究顯示,我們甚至會因為最近看到的人,而認為現在所面對的人更具有魅力、或其貌不揚。如果將審美觀用在交友軟體或APP上,審美觀可能會在零點幾秒鐘轉變。
雪梨大學有一個研究,他找來了女性的受試者,對60位男性做外貌的測驗,每一位男性的臉只會出現0.3秒鐘左右。研究報告顯示,如果你看到前一個的臉是你喜歡、有魅力的,後面那一個你喜歡的機率也增加。反之,如果你前一個看到的是普妹、或一般男,後面那一個你認定是一般般的長相機率也增加。
雪梨大學的博士後研究潔西卡說: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我們大腦對於新資訊的處理方式而有的不同。大腦不可能處理所有經由眼睛進入到我們大腦中的資訊。所以大腦就對資訊產生了許多的剪影(shortcuts)。藉由這些剪影所給的線索,我們不用每次都從大腦裡找出這些資訊加以分析。
在這些案例中,產生了學術中所稱的「連續獨立(serial dependence)」,意思是,我們期待一個東西在這一個時間點到下一個時間點中是穩定的。舉例來說,當你注視著一個馬克杯,後來眼光注意另一個事務,你會期待將來看到這個馬克杯的時候跟你第一次見到是一樣的。
同樣的概念適用在網路交友的話就會有以下的結果。無數的男女在滑著(scour)其他人的照片,他們的大腦會認為他們對同樣的臉蛋有著相同的審美觀---迷人或不迷人。他們快速的滑動,直到找到有可能吸引他們的真命天女(子),但是事實上,他們的腦容量無法這樣的快速分析新面孔與新見到的人,他們其實只是將腦中現有的資料庫套用在新的人身上而已。
阿蘇薩太平洋大學(Azusa
Pacific University)助理教授泰瑞莎認為,我們腦部可以快速適應外在的視覺環境並非新發現,我們所面臨到的問題是,我們周遭環境所變化的速度越來越快。
這樣的情況會讓我們的審美觀常常處在一個浮動的狀態,這也是為什麼如果我們單純用外貌挑伴侶的話,不容易維持長久的關係。
一眼效應(glimpse effect)
如果你發現你喜歡網路上所看到的人多過於現實世界,這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研究發現,如果我們只有看那個人一眼,我們會發現它比較具有魅力;相對地,如果我們看著同一個人久一點點,就會發現它其實還好而已。這是因為我們在看一個人的時候,我們不是在單純的再看他,我們是在判斷這個人的價值。
單純以美來說,一開始我們會認為這一個人有魅力;但事實上我們看的是他綜合的價值,雖然很勢利,但是我們通常如此。因為我們是在找尋一個可能的伴侶,而不是單純的欣賞而已。而如果只有單純的給我們大腦一點點的資訊,我們的大腦深怕會錯過一個重要的訊息,而傾向認為該訊息為重要—也就是他很有魅力。
史丹佛大學的神經學家大衛說到:如果你高估了一個人的魅力,你需要做的就是多看他幾眼,去矯正你的錯誤。但是如果你低估了一個人,你可能就是錯過了人生的伴侶。
一眼效應也常常會出現在交友的APP裡面,可以自己去體會一下。
大衛又提到:我們的大腦無法在短時間內消化我們所看到的一切,所以他將我們大腦所提供的假定拿出來提供我們參考。在交友網站上也是如此,我們傾向於在交友網站上按確定,而不是忽略可能的對象。
我們都知道我們對世界的感知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環境(context)、心情、別人的行為等等。
但是在面對新的對象時,我們處理的訊息要更多了,大腦因為這樣高速的運轉,所以有更快提供訊息的方式,雖然不一定正確。同時,這也讓我們對於的感知更加的浮動。
泰瑞莎說到:如果要說這會帶給我們什麼正向的改變,就是我們可以藉由接觸到不同的資訊來改變我們的想法。
當我們的審美觀在我們每次看到新的臉孔時都在改變著,這也表示著我們可以自行決定是否要改變我們的審美觀。在這數位化的世界,我們不可能不被改變,如果想要盡量不變,只能藉由少看不同的臉孔。
如果想要達到審美觀一致,我們可以做的就是登出交友軟體,但是說的比做的簡單(It is
easier said than done.)。
------------------------------------------
筆者我自己覺得我的審美觀是變來變去的,俗話說:人都喜歡新鮮(有這種俗話嗎?),至少有時候是啦,不然為什麼這麼多人會去玩高空彈跳或是或雲霄飛車,都是想要新鮮刺激。
所以常常會用新的東西或是喜歡新的事物來滿足自己,我也認為審美觀改變沒什麼不好,如果真的改變了也不要過度擔心,畢竟我們自己也是一直在改變不是嗎?梁啟超說過:不惜以今日之我,與昨日之我挑戰。期待每天得自己比昨天都多一點東西。
本文翻譯自BBC FUTURE
原文點我
原文點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